
拉奏出一首喜歡的旋律,比搞懂樂理更重要—— 我讓零基礎素人3週學會一首歌
成人學琴一定要先看懂五線譜嗎?
2025 Apr 17 大提琴小知識

『成人學大提琴需要先看懂五線譜嗎?』
——拉奏出一首喜歡的旋律,比搞懂樂理更重要—— 我讓零基礎素人3週學會一首歌
「老師,我不會看譜,可以學大提琴嗎?」 這是我在教成人學生時,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。我會說,可以,我有很多學生3週就學會演奏一首歌了。 這是我在教成人學生時,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。
有次一位40多歲的學生,第一次上課就小心翼翼地問我:「我連五線譜都,還可以學琴嗎?」 他以為,學音樂得先把五線譜上的所有豆芽菜搞懂,才有資格拉出聲音。 但我微笑著跟他說:「你只要喜歡音樂,就可以開始了。」
『為什麼大家會以為學樂器一定要懂五線譜?』 從小我們被灌輸一種觀念:「學音樂=背音階、練樂理、考檢定」。 這在學校教育或兒童學習裡很常見,但對成人來說,這種「正規路線」常常反而成了阻礙。 很多大人學音樂,是想讓生活更豐富,找到紓壓的出口。 他們不見得要考級數、也不一定要分析樂曲,只希望:能用琴聲,表達內心的情感,可以演奏出喜歡的樂曲。
就像學會說話,不一定要先研究語法。 你可以先「模仿、練習、體驗」,再慢慢在過程中了解結構。 對成人來說,學音樂是一場體驗,不是考試。 『不懂五線譜,也能拉出動人的旋律』 回到那位學生的故事——我們沒從音階講起,也沒談調性。 我給他一首他很熟悉的小品,教他怎麼按指、怎麼運弓,一次只教一小段。 三週後,他帶著自己的琴聲,拉出完整的 雖然不完美,但那天他很激動。 他說:「原來我真的能學會一首曲子,不用搞懂樂理在開始我的大提琴之路。」 所以,成人學大提琴到底需不需要學看懂五線譜? 答案是:可以學,但不用急著學。 你可以先從喜歡的旋律開始,先拉出聲音,感受樂器的回應, 再慢慢在練習中理解。
當音樂開始變得有趣、而不是負擔,你自然會對樂理產生興趣,甚至主動去學。 畢竟,學音樂的起點不是規則,而是熱愛。 『學音樂,不一定要從五線譜搞懂那些豆芽菜開始』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,音樂常常被包裝成一個很「正經」的學問: 學音階、背調性、懂和聲結構……這些當然都很重要,但對成人初學者來說,這反而成了一種壓力。 其實,音樂和語言一樣,是用來「溝通」和「表達」的。 沒有人是靠讀字典學會說話的,我們都是在生活中自然學會的——聽、模仿、練習、再理解。 學大提琴也是如此。你完全可以先拉出旋律,再慢慢認識它的結構。 『你不是來考試,而是來享受音樂』 對成人來說,學音樂的動機很純粹:為自己、為生活。你也許是想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有一個沉靜的角落,也許是想圓年少的夢,或者只是單純地喜歡大提琴的聲音。 那麼,何必一開始就用「不懂五線譜」來否定自己? 學語言時,沒有人會因為不會文法就不說話。我們都是在說說錯錯中,慢慢說得越來越好。學琴也是,先用耳朵愛上旋律,再讓雙手學會說話。
『從一首歌開始,就是最好的學習方式』 陳小姐從一首簡單的《生日快樂》開始。 我們沒有上來就分析曲式或調性,只是讓她學習熟悉旋律,讓左手找到指板的位置、右手掌握弓的重量。 慢慢熟悉聲音,慢慢記下樂句。練習幾次後,完整地拉完了那首曲子。 她驚訝地說:「原來我真的可以,不需很會辦五線譜我就能拉出一首完整的曲子!」 這就是成人學音樂最美的地方:不是為了成績,而是為了生活中多一份聲音的陪伴。
所以,成人學大提琴需要先很會看五線譜嗎?
✅ 是有幫助的,但不是學習的門檻。
✅ 你可以在實際練習中,慢慢接觸、慢慢吸收。
✅ 最重要的是:你不需要等到「準備好了」才能開始。
正如我們學會說話,不是靠理論,而是靠生活。 學音樂也該是這樣——從聽到、模仿,到拉出第一首屬於你的旋律,然後再慢慢深入。 別讓「樂理」卡住你學琴的快樂。 你已經準備好,只要你開始拉的那一刻起。
田老師來幫你&輕鬆學會大提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