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『 提琴家族的不同演奏姿勢,為什麼只有大提琴要坐?』
『為什麼大提琴要坐著拉?可以站著拉嗎?初學者必看! 』
2025 Apr 06 大提琴小知識
『為什麼大提琴要坐著拉?可以站著拉嗎?初學者必看! 』
你有沒有發現,小提琴、中提琴的演奏家幾乎都是站著演奏,而大提琴演奏家卻一定是坐著的?
很多來上課的新手學員都會問我:「老師,大提琴可以站著拉嗎?」這其實和大提琴的歷史和構造有關,我們就從提琴家族的故事開始聊起吧!
『 提琴家族的不同演奏姿勢,為什麼只有大提琴要坐?』
提琴家族裡,小提琴、中提琴都能站著演奏,因為它們體積小、重量輕。但大提琴身形較大,音域屬於低音區,需要直豎放在地上來演奏。 早期的大提琴,甚至還不是放在地上拉,而是被夾在雙腿中間,像是「腿上的樂器」。這種「夾腿演奏法」,限制了演奏者的動作,隨著音樂的演變,這種方式逐漸不敷使用,這也促使了琴腳的誕生。
『大提琴歷史快速看懂』
從腿上樂器到現代坐姿演奏 1️⃣ 文藝復興起源(16世紀) 大提琴誕生於義大利,是從「維奧爾琴族」(Viola da gamba)演變而來的。 初期體積更大,並非獨奏樂器,而是為了加強樂團低音。 著名製琴先驅如 Andrea Amati 和 Gasparo da Salò 都對大提琴設計有重大貢獻。 2️⃣ 巴洛克時期(17–18世紀) 大提琴取代了古代低音樂器,開始進入教會與室內樂中。 Stradivari 製作出接近現代尺寸的大提琴。 巴赫的《無伴奏大提琴組曲》成為經典。 3️⃣ 古典與浪漫時期(18末–19世紀) 大提琴逐漸成為獨奏樂器,技巧性也大幅提高。 出現更多協奏曲,如海頓、波凱里尼、舒曼與聖桑的大提琴作品。 為了支撐穩定,部分演奏者在腿上放小板凳或木箱來撐琴。
『為什麼大提琴後來要「坐著」+「用琴腳」?』
琴腳的誕生(19世紀中期) 大提琴專屬的配件——「琴腳」(Endpin)就是在這時候出現的。 它解決了過去夾腿或墊板子演奏的不穩定問題,讓演奏者可以坐著、琴放地上、手自由動作。
如果你是剛接觸大提琴的新手,希望這篇文章能解答你心中的疑惑,也歡迎分享給對弦樂器有興趣的朋友!
📌 想看更多大提琴冷知識或學習技巧,歡迎關注田老師,我會與你分享有趣的音樂小故事!
田老師來幫您&輕鬆學會大提琴
0則留言